第129章 且有一磨(2 / 2)

长命女 我想吃肉 5356 字 2个月前

袁樵与桓嶷一起摆手:“不辛苦不辛苦。”

桓嶷将脸别到一边,对着袁樵道:“袁氏世称名门、枝繁叶茂,三姨身处其间,袁郎一定要护持她呀。”

袁樵答道:“妻者,齐也。”

梁玉 嗔道:“别说我,你呢怎么样了”顺口就问了桓嶷太子妃的事情。

要梁玉说,桓琚很会给儿子添乱,没给娶妻先给纳妾了。并不是说不可以纳妾,桓嶷是太子,只要不弄坏身体,多少个妾他家都养得过来。有女人照顾生活起居,晚上有人说个话,对桓嶷也不是件坏事。

说添乱,是桓琚第一给桓嶷一气添了三个妾,三个女人一台戏,也不知道这戏唱成什么样儿了。桓嶷上头有亲爹,还有李淑妃这个“阿姨”,梁玉不好插口去问。这倒也还罢了,太子良娣的品阶还挺高,堪称诸妾之首。桓嶷的这个良娣她姓朱,跟朱寂还有点不太远的亲戚关系,也是出身大族,朱良娣的父亲也是个刺史。两个孺人也不是一般人,她们的父兄官职虽然不高,却同样有着显赫的姓氏,一个孺人姓杨,另一个姓陆。

甭管新太子妃是谁,进来都够喝一壶的。

桓嶷笑笑:“我很好呀。”

“真的”梁玉狐疑,终于问出了口,“哎,你与良娣相处如何”

“额,还、还行”

梁玉也不知道是劝他跟朱良娣亲近一点好,还是劝他给未来的太子妃留点余地好,只能撇撇嘴:“别把自己逼得太紧。”

“并不会。”桓嶷依旧是淡淡的笑。如果只有梁玉一个人,他会跟梁玉说,太子妃已经基本确定了,就差出个诏书了。不过有袁樵在,哪怕梁玉回家跟袁樵再传话,他也不想就当面告诉袁樵了。他还怄着气呢。

这两个都是梁玉很关心的男子,尤其是桓嶷。梁玉自己还没亲儿子,不知道对亲儿子是个什么感情,但是她对桓嶷比对所有的侄子都更关心。目光在桓嶷与袁樵身上反复横跳,梁玉隐约有了一点猜测,笑容也变得促狭了起来。

她预备要说来让桓嶷放心的新婚生活内容就放到一边不讲,只问桓嶷的起居,吃得怎么样、睡得怎么样。桓嶷右拳抵在唇边:“好,很好的。”

跟这两个人独处的时候,梁玉就是不说话,也能把笑着看他们看出一场名堂来。今天还是这样,她就笑着看,将桓嶷打量来打量去,眼神里有无限的满足。桓嶷心里暖洋洋的,没话找话,问袁樵:“阿先还好吗”

袁樵道:“还在家中温书,正旦过后就让他去太学里读书。”原本进京就想让袁先去正经读书的,巧了遇到事多,袁先去上学也要三天两头的请假,容易给师长留下不好的印象,袁樵就打算等过完年稳定下来,再让袁先每日点卯读书。

桓嶷道:“何必再等呢在家里岂不荒废了时光”桓嶷有他自己的小算盘,梁玉看着一个这么大的儿子,不大好弄。他信奉不熟悉的人之间距离产生美,给袁先找点事做,他就没功夫在家跟梁玉大眼瞪小眼,省了多少麻烦事

袁樵没打算听桓嶷了,解释道:“祭祀快到了。”

桓嶷扼腕,道:“正旦过后,切不可忘了。”

梁玉抿着嘴,看着他们两个一来一往,颇觉有趣。

说了一会儿,梁玉看看日头:“时间不早啦,你现在也忙,别耽误了正事儿,我们这就回去啦。”

桓嶷不舍地道:“黄、纪二公都很能干,我忙不了多少的。”

不等梁玉说什么,东宫一个面生的宫女在外面小声与说话。桓嶷扬声道:“什么事”外面宫女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:“禀殿下,良娣听说三姨来了,欲贺三姨新婚。”

桓嶷本没想到要介绍朱良娣给梁玉认识,他自己跟梁玉见面的时间都不多,哪有多余的时辰分给别人呢朱良娣还就把握住了这个机会,算定桓嶷不会拦。桓嶷也真的没有拒绝,说一句:“就她多事。”也让她过来了。

袁樵犹豫了一下,桓嶷道:“袁郎坐着就是。”

朱良娣到得很快,显然是早有准备的。梁玉看一个苗条的身影款款而来,心道,真是大家子出来的,看这步态教养就不错。

朱良娣与梁玉的年纪相仿,比桓嶷要小一岁,也是个小美人儿。不过以梁玉认识的姓朱的人来看,朱良娣长得不如朱寂。朱良娣口角含笑,先给梁玉福一福礼:“三姨。”

梁玉避过了身子:“如何使得”

朱良娣道:“殿下面前,我是三姨晚辈,如何使不得呢恭喜三姨,贺喜三姨。”

还是个活泼开朗的人,当能稍解三郎的寂寞。

梁玉道:“我还不曾贺你们呢。”

桓嶷道:“我收到了的。”朱良娣接口道:“殿下收到了,就算是我们也收到了,谢三姨。”

nb s 朱良娣真是个可人儿,梁玉有点担心太子妃了。那一边,袁樵与朱良娣先不搭话,待说得差不多了,才互相致意。原来,袁樵与朱良娣也是认识的。数百年的家族,缔结婚姻要讲究个门当户对,可选择的范围就很有限,彼此之间也就日渐熟悉。袁樵他爹活着的时候,与朱良娣的父亲认识,还是朱良娣父亲的老上司。再论得远一点,两家还能扯上些亲戚关系。

这些事情他们自己要是不提,圈子外的人是很难知道的。

朱良娣极有分寸,在送完了新婚贺礼、与梁玉说笑两句、与袁樵认个旧亲之后,并不趁机黏在桓嶷身边,而是坦然告退。时机把握得刚刚好,正在桓嶷不耐烦之前。

梁玉笑道:“良娣慢行。”

朱良娣也有点小算盘,良娣跟太子妃差着行市,等太子妃进了门,以桓嶷的作风是不会冷落太子妃的,名位不如、如果宠爱再不如,那还有什么好混的朱良娣的目光放在了李淑妃身上,她想以李淑妃为目标,抢先生下长子好好教养。只要生下长子,自可从容慈祥,不用与人争奇斗妍、丑态百出。女人的战争,早在不知道太子妃从是谁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了。

桓嶷平日喜怒不形于色,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,他的好恶还是能够摸到一点规律的。比如桓嶷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,也没有十分亲近的人,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东宫属官,桓嶷与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并不狎昵的距离。甚至他对饮食都没有太多的挑剔,没有不同寻常的口味。

不过有几个人还是不一样的,一是李淑妃祖孙,桓嶷对仁孝太子保持着真挚的感情,二就是梁玉,她的来信是被桓嶷放在紧急一类里的,她送的东西都是孙顺亲自给桓嶷保管。

李淑妃滑不溜手,并不想过多涉入东宫事务,相处是面子情居多。“阿姨”不管事儿,那亲姨呢朱良娣对梁玉寄予了不小的希望。

她的表现也得到了回报,梁玉结婚,她得到了消息就开始准备。算好了梁玉肯定会来见桓嶷,就在这个时候当着桓嶷的面把礼物送出去。朱良娣认为桓嶷至少不讨厌她这么做。当晚,桓嶷忙完之后就宿在了她那里。

管谁是太子妃呢只要我有殿下,有自己的儿子,来日方长。

然而,朱良娣的信心只保持了三天。

第三天上,桓嶷得去汤泉宫问安,当天在汤泉宫住了一晚。次日下午,桓嶷人还未到,汤泉宫那里的旨意先传了来桓琚已经确定了太子妃是何人,先遣使下聘,等到明年圣驾回銮,再正式将太子妃迎娶入东宫。

太子妃的人选是众人翘首以盼的,如今终于揭晓,既不是姓萧,也不是各位公主的推荐。桓琚取中了尚书令陆竞的女儿陆氏。

朱良娣听到一个“陆”字,脸色大变。朱家也不怕陆家,陆家也没有什么令名在外的淑女。如今京城流行泼妇,名气大的都是那一款,陆家小娘子并不像当年杜庶人婚前那样为人所熟知。

但是,仁孝太子的妻子姓陆啊

凡在东宫,只要不是个死人,都知道桓嶷对长兄的感情,他常说:“若大哥在,会如何如何。”处处以仁孝太子为榜样。把李淑妃当亲娘似的奉养,侄女就跟闺女一样一样的。唯独对大嫂要避嫌,却也是恭敬有加。

这个样样学仁孝太子的人,给他一个姓陆的太子妃,他是绝对不会反对。

这还怎么玩朱良娣有点拿不定主意,想了好一阵儿,对侍女道:“你们向东宫的老人打听打听,三姨经常进宫吗问问她的喜好。唔,出宫去打听打听,她新嫁,有什么难处没有”

带来的侍女道:“您忘了三姨的喜好已打听过了,她在宫里只使钱,只关心殿下,并不向殿下讨要什么。”

“这就难了。还是看看她与袁家相处得如何吧,我看必有难处。”

朱良娣出身大族,太知道宗族里的事情。从外面看,名门望族光鲜亮丽,左昭右穆次序井然。但是树大有枯枝,也有萧度这样跟对家小娘子眉来眼去的,也有严中和这样的样子货,更有徐国夫人那样目中无人毫不克制的。就说袁家,也有嫌弃儿子生日不吉利不想养的,也有偷属下老婆包养的。

梁玉没有根基,且有一磨。朱良娣若能适时伸出援手,也是送出一份人情。

朱良娣所猜不错,梁玉才从东宫回家就遇到一件事,不是她自己的麻烦,却也与她有莫大的关系。

袁家祭祀的日期临近,近枝的都往这里赶,袁先与一个同族的男孩子打了一架。对家不是别人,正是他的“亲哥哥”,那位不要他的生父的另一个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