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(二合一5000+)(1 / 2)

“你打算用这篇论文做毕业论文吗?”

见陈舟没有说话,阿廷教授又问了一次。

其实这个问题,弗里德曼教授也问过陈舟一次。

陈舟所给的回答是不确定的。

如果因为他的论文,成功发现了粒子物理学界寻找数十年的胶球。

那这篇胶球实验课题的论文,做为陈舟的毕业论文,是再合适不过的。

但如果没有发现胶球,那陈舟就肯定不会以这样一个“半成品”,做为自己的毕业论文。

就像他从燕大的本科毕业一样,杰波夫猜想一定是完美的。

倒不是说陈舟执着于完美的追求。

只是,这种完美,应该是每一位学者,都应该去追求的。

再者,陈舟本身是硕博连读的研究生,要是只一年不到就毕业的话,陈舟担心会不会给其他人太大压力了。

毕竟,他已经在数学上造成了不少博士生的哀嚎。

这要是在物理学上,再这么引人眼球的话,实在是与他低调而谦虚的风格不太符呀。

当然,陈舟在电话里和弗里德曼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,脸上是时不时的就露出一丝笑意的。

当时还惹得一旁的杨依依,忍不住一阵侧目。

但是,胶球实验课题和阿廷教授所问的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这一难题,却又有些不同。

对于陈舟来说,胶球实验课题的是陈舟在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唯一课题。

但是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,却不是陈舟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唯一课题。

而且,相比于胶球实验课题这种诺奖级别的课题,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,还是弱了一些。

在陈舟的心里,他为自己准备的数学系毕业论文,一直都是哥德巴赫猜想。

就和杰波夫猜想一样,哥德巴赫猜想这种困扰了数学界近三百年的数学难题,才符合陈舟心中完美毕业论文的设定。

虽然陈舟目前还不确定自己什么时间才能解决,或者说究竟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。

但是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够干掉这一难题的。

不管怎么说,陈舟肯定不会让这么多的时间,白白花费。

所以,当阿廷教授再次问了一遍时,回过神的陈舟,便回道:“教授,那个,我目前还不想毕业呢,我还想再做做您的学生呢……”

没等阿廷教授说话,陈舟紧接着又说道:“教授,您身为代数几何的大师,我都还没把您的知识学到呢,您不会这么急着赶我走吧?”

电话那头的阿廷教授明显楞了一下,他没想到陈舟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。

但很快他就猜到了陈舟的想法,笑着摇了摇头。

随即,阿廷教授调侃道:“哦?确定是要和我继续学习吗?那你明天来办公室找我,我给你上上代数几何的课……”

“呃……”陈舟没想到阿廷教授会这么说,这完全不在计划中啊?

听到电话那头支支吾吾的声音,阿廷教授颇有些哭笑不得。

这小子,也不知道找个好点的理由出来。

居然和自己说,是想和自己多学点知识?

你也不好好盘算一下,你这半年时间,来问过我几个问题?

和我见过几面?

听过我几次讲座?

想到这,阿廷教授迟疑了一下,心里嘀咕着:“这个讲座,倒确实来听过一次,我也就举办过一次讲座,不能怪他……”

“咳咳,教授……”陈舟轻咳了两声,开始解释道,“我这是沉迷研究,无法自拔,您等着,我明天就来找……”

没等陈舟的话说完,阿廷教授便笑着打断道:“你来我家找我吗,我可还没回学校呢?”

陈舟:“……”

“行了,我知道你想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毕业论文,我也希望你早点解决这一困扰数学界近三百年的难题。”阿廷教授自顾自的说道,“数学毕竟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,你有勇气,也有能力去攀登更高的山峰……”

陈舟听到阿廷教授的话,沉默了一下,缓缓说道:“教授,我会的……”

“嗯。”阿廷教授轻轻点头。

其实,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。

那就是,陈舟既然开始了代数几何领域的征途,那就不要停下脚步。

就像他在数论领域的征伐一样,去征服代数几何领域的难题吧。

想着陈舟入学前,麻省理工校方领导找到自己时的情景,阿廷教授不由得笑了一声。

原本都打算不再带学生的他,突然被麻省理工给安排了一下,自然是有些不太情愿的。

但是现在,他觉得自己能够得到陈舟这个便宜学生,好像是自己赚大了。

而且,这位学生还帮自己解决了父亲所遗留的难题……

想着想着,阿廷教授突然跟陈舟说了声:“谢谢……”

电话那头,正打算出声挂断电话的陈舟,愣了一下后,下意识的问道:“谢什么?”

阿廷教授:“没什么……”

又和阿廷教授说了一下自己打算申请的寒假时间后,电话才最终挂断。

直到这时,陈舟才想明白这句谢谢的意义。

嘴角露出一丝微笑,陈舟开始修改眼前论文的格式。

至于论文的投稿期刊,陈舟自然还是选择了《数学年刊》。

虽说还有其它数学期刊三大天王,但是相比之下,《数学年刊》的逼格,绝对是最高的。

相信没有人在能选择最高逼格的情况下,会降低自己选择的标准。

而且,既然胶球实验课题的论文,选择的是物理学期刊的老大。

这必须得选择数学期刊的老大呀?

只有这样的期刊,才符合自己的气质嘛。

轻车熟路的在《数学年刊》的官网上,上传了自己的投稿论文,陈舟便关闭了《数学年刊》的官网。

这么多天的努力,这么多天的辛劳,陈舟也终于得到了数学和物理的双丰收。

此时,时间也已经到了1月8号。

陈舟和杨依依简单的商量了一下,决定明天休息一天,为亲戚朋友准备点礼物。

之后,便乘坐10号的航班,愉快的回国度过这一年的寒假。

只不过,和陈舟不同的是,杨依依的寒假,要短许多。

估摸着春节过完没几天,她就得赶回ligo。

忙完了订机票等事情后,杨依依便又转回身,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研究上了。

看到这一幕的陈舟,略微有些感慨。

饶是陈舟,也不得不佩服杨依依的自律性。

虽然陈舟也养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,但在这枯燥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中,他好歹除了自身知识成长的喜悦,问题解决的喜悦外。

还有着系统的督促,以及任务完成的期待感。

但是杨依依是没有的。

她只有自己成长的喜悦。

但这份喜悦,是潜移默化的,并不是看得见的。

这也是大部分普通人难以坚持的原因。

当然,陈舟并不知道的是。

正因为他的影响,杨依依才能够一直坚持下来。

正因为看到了陈舟的改变,杨依依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。

也正因为看到了陈舟的成就,杨依依才有了追赶的目标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一个合适的伴侣,也要能够使得对方变得更优秀才行。

陈舟和杨依依,便是如此。

看着论文发表后,书桌上的“研究历程”,陈舟打算简单的整理一番。

说不定,能有个新发现呢?

就在陈舟的刚触碰到书桌上的草稿纸时,他所期待的声音,便在脑海里响了起来。

微不可查的露出了一丝笑容,陈舟不慌不忙的边听“播报”,边继续收拾书桌。

陈舟十分的享受这种沐浴着成就的辉煌,去回首过往历程的时刻。

听着听着,陈舟的眼睛不由得迷惑了起来。

那啥,这辉煌的时刻,有点短……

原本以为会有两段系统提示音的陈舟,没想到听完一段便没有了。

在脑海里的声音结束后,陈舟也在书桌前缓缓坐了下来。

他悄悄瞥了一眼,除了眼睛和手在动,其他地方纹丝不动的杨依依。

便悄悄用手托住下巴,闭上了眼睛。

意识很快进入了系统空间。

看着显示屏上的提示消息,陈舟带着困惑的表情,看了下去。

“恭喜宿主,完成任务:何为大厦?万丈不倾也!(连续性数学任务)”

“完成情况:虽然宿主的本意是完善分布解构法这一数学工具,从而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,提供一种新的可能。”

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在这一过程中,宿主已经体会到了代数几何的魅力,成功解决了埃米尔·阿廷遗留的一大难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