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三,臣要弹劾陈奇瑜通虏卖国,法理难容!其四,臣要弹劾陈奇瑜仍遵虚荣北孔,不循正派南宗,视当今圣上明旨严令于无物!”
“”
高尔俨的嗓音颇为洪亮,回荡在殿上,久久不绝,这让第一次临朝的皇太子朱慈烺有些畏惧,还不等他回复什么,却见下列的御史和言官交章相出。
这些人的口吻出奇地一致,那就是建议撤掉陈奇瑜,另用贤能之人。
上头的周皇后虽然坐朝,但按大明祖制,她一个皇后,虽然掌管后宫,但是却不能过问任何政事,此时临朝已是逾制,更别提说什么话了。
更何况,当今的崇祯皇帝对后宫干政早有训诫,就算是周皇后,也不敢无故妄议。
第一次站在大殿之上,面对群臣的朱慈烺,实际上比刚穿越过来面对“众正盈朝”东林党的崇祯,更要显得手足无措。
不仅周皇后看着揪心,就连一旁侍立的王德化都为这位皇太子捏了把汗。
不过他是太监,属宦官内侍,别说现在区区一个秉笔,就算是掌印太监高时明站在这里,插上一句话,都是足以问罪杀头的罪名。
下面群臣见到朱慈烺竟是这种唯唯诺诺的模样,皆显得有些兴奋,因为他们赌对了,这位皇太子可没有他父亲那乾纲独断的手腕。
按高尔俨设想,只消稍微一吓,朱慈烺必定会按着自己说的行事。
“高卿所言,本宫觉得不甚妥当!”
朱慈烺这第一句话,虽然显得略微稚嫩,但却透露着坚定。
这个时候的他,想起了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离京前不久,父子二人共同散步在内廷的那个夜晚,当时崇祯对他说过的话,说白了只是出自于心中可怜,不过朱慈烺一直都清楚地记得。
“父皇曾对本宫说过,陈总督是国朝栋梁,是南平献贼,西灭闯贼的不二之选。”说着,朱慈烺拿起高尔俨递上来的折子,想了想,直接将其扔回去,背手说道:
“高卿这十二条罪证,无凭无据,究竟是胡编乱造还是确凿属实,现在都不能定论,本宫奉父皇圣旨临朝,但却决定不了如此重大国事。”
“依本宫看,高卿莫不如原样向父皇再进呈一份,本宫听凭父皇圣断,如何!”
朱慈烺这一番话,既体现了对朝堂众臣应有的尊敬,又高高在上地表达出了自己身为皇家太子的身份地位,可谓不卑不亢,就连周皇后都是暗自点头。
听到这一席话,王德化一旁松了口气,看来自己适才是瞎了狗眼,看错了这位太子爷。
“不不不,臣不敢,臣忽然才想起来,这内中罪证有不少都未曾定论,还请太子允许臣回去详细查验,再向圣上进呈!”
听到身在山海关外那位皇帝的名号,朝堂群臣都是抖了三抖,高尔俨更忙不迭的出列拾起折子就往回缩,看来是害怕了。
不过朱慈烺微微一笑,却摇头说道:“高卿为国为民,本宫深慰之,若这份折子不呈到父皇手中,本宫于心何安,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!”
“奴婢在!”
“将这份折子抄录一份,连夜送出京师,呈交父皇御批,切记,一定要一字不落的交到父皇手中。”
听见这话,高尔俨一屁股坐到地上,心中“咣当”沉了下去,若是这个折子传到那个皇帝手中,自己只怕被砍了都是轻的。
这太子看着老实,怎么一副如此狠辣的心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