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五章:要想富,先修路(1 / 2)

时间来到八月底,经过接近一月的修整和整顿,新收复地区总算是略微安稳下来。

各地的衙门已经重建,文官武将们走马上任,百废俱兴的地方上,正有大堆的政绩等着他们去建立,分守兵马也在各军将率领下分批次前往驻地。

兵将们在闲时,除了操典上的日常操训以外,也和官差们一起行动,帮助百姓进行民房的复建和荒地的开垦工作。

各种物资源源不断,汇聚到那些最为贫苦的重灾区,。

民心渐趋稳定,在五省总督堵胤锡的各种利民、惠民政策下,流民纷纷归回原籍,各自忙于寻找失散家人,开始自己的崭新生活的日子。

连年不断的战争,还有集中的灾荒,使得崇祯在率领一部分禁军凯旋回京途中的所过之处,基本都是看不到什么人烟。

其实这也正常,连年的灾荒和官贼战争,就连种地的农民也要依靠在城镇周围才能勉强活命。

流贼势大的时候,陕西、山西全省都被攻陷,就如西安、太原这等重兵镇守的大城都不再安全,官兵都守不住。

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流贼,更毫无抵抗之力。

这么多年下来,就如三乡守备李万两辖境的那个小村子一样,中原各处的村镇,在大饥荒和灾难过后,几乎都不剩下什么人丁。

按理来说,流贼们本也是穷苦百姓出身,该对普通百姓有些许的同情和怜悯。

可事实证明,越是出身低劣的人,品行也就越是恶劣。

曾同为赤民的日子,并不影响流贼、土匪们对其他百姓有什么理解。

恰恰相反,在某些严重的时候,奸淫掳掠过后,整个村镇的人也有可能被他们屠戮和强征一部分。

在没有一个真正朝廷来管理、约束的日子中,每个人都是度日如年,很多人直到原来日子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。

盼星星盼月亮,这才等来了大明朝中兴,歼灭李闯的这一天。

战场上遗留下来那些物资,或许对各官军而言算不上什么好东西,但是对百姓来说,却是连皮带骨都能利用的。

马皮、马肉,还有破烂衣甲拆分后获得的衣料,战场木制长枪、冲车、云梯之后的木料,样样都是百姓们新收入的来源之一。

率领禁军回京,崇祯皇帝是走的与来时不一样的道路,沿途走走停停,为的就是多亲眼看看下面的情况。

当走出陕西、河南,来到官军已经收复有一阵子的京畿顺德府一带,崇祯皇帝很快感受到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。

后世有句话,要想富,先修路。

顺德一带虽然是京畿中收复较晚的地区,但毕竟也算京畿,旧底子仍在,驿站如今也已经重新建起来。

可陕西、河南一带,却又是另一副光景,当地大多都是土路,也就只有西安这种省会大城外,才能见到石砖铺盖着的官道。

在一些非常偏僻,周围没什么大城镇的地区,土路都成了奢求。很多地方甚至没有路。

这是极为不方便的,百姓们来回赶路,还有商人们想到那里去做买卖,都要受到天气等各个方面因素的掣肘。

在崇祯看来,这实在是太耽误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了。

在凯旋回京师的路上,崇祯皇帝就定下了接下来陕西、河南两省的方针,除与民修养,利民惠民的政策以外,也要在基层上多下功夫。

各个城镇要建立基本的装修队,主要负责修路和盖房。

这些地方上将来的装修队,从属于各个衙门,由当地共推一名有名望的人带领。

得到朝廷许可文书以后,他们就可以原地上任,招募有家有室的流民在地方上修路、盖房。

装修队虽然很小,但朝廷上对这个事很重视。

如果让一些无德之人掌握了装修队,不仅不能恢复,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。

直观点说,就是钱花了,效果却完全朝相反的方向去走,要杜绝一切能让流贼死灰复燃的诱因。

厂卫在各处都设有分署,会对此全程监控,他们的情报网也很容易探查出这些各地推举出来队长的真正底细。